我槓上了!我是斜槓中年!
在三月份哈佛商業評論讀到了游舒帆談『影響未來10年管理觀念的6個關鍵字』,其中的『斜槓』這個詞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我到博客來網站圖書類查詢”斜槓”結果共出現 48 筆資料,在googl網站搜尋關鍵字“斜槓”結果共出現有 94,600 項結果;斜槓(Slash)最早出自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柏赫(Marci Alboher)著作《一人/多職:斜槓入門手冊》,金融海嘯時美國開始流行一人多職,後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單一或專一職業這種一陳不變的生活方式,而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年輕人會在自我介紹中使用「斜槓」來區分不同職業,如「張小喬,作家/講師/顧問」等,所以被稱作「斜槓青年」,也稱作「斜槓族」,而我並非是 Y 世代或 Z 世代的年輕人,而是個斜槓中年。
斜槓族核心不在多重收入,也不在多重職業,而在於多元人生,這種方式能讓人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完整和豐富,而且相較於傳統的單一職業,多重職業的生活讓人更滿足,保持收入的同時還能追求和發展更多元的自我。也就是說持續保持多元的職場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才是職涯發展的最好規劃。
斜槓工作者的5種模式:
A:穩定收入+興趣愛好
有穩定的工作,藉由多元興趣,開發不同職場經驗,這種模式比較適合還在興 趣愛好探索階段,或興趣愛好的收入不足以支撐生活的人。
B:左腦+右腦
這是一種理性與創造性思維共同發展的模式,理性和創造型思維並重。
C:大腦+身體
這模式能夠讓人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中相互切換,確保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平衡。
D:知識型迴圈
這可說是一個黃金組合,寫作+教學+演講+顧問組合這四種身分間可以形成完美的迴圈:寫作讓你成為某個領域的意見領袖,演講邀約也隨之出現,等到累積足夠經驗之後又能開展教學和顧問領域。邁入知天命的我斜槓型態是包含了教學+演講+顧問組合,寫作將是我下一條要發展的斜槓。
E:一項工作多項職能
你不必擁有多種職業就能成為「斜槓族」,也許你只有一種職業,但職業內需要多種能力,你須具備全方位能力,並涉及不同領域,那麼你也是斜槓族。所有的CEO都符合這個標準,這樣的角色在企業中將會越來越多。
斜槓者的能力:
早年認為人類行為的驅動力只有兩種:一種是生物性驅動力,即滿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動力;另一種是外在驅動力,意即需要因外在環境刺激而產生的行為動力(如獎懲措施)。心理學家透過大量的實驗與研究,證明人類還存在第三種驅動力:主動學習、創造更美好世界的動力。科學家認為人類天生就有發現新奇事物,藉由尋求挑戰來施展才能和獲取新技能的內在傾向。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激勵的條件下,人也會自主行動,這種行動的驅動力源自於對挑戰和成長的渴望。組合職涯要有主題,也就是目標管理,斜槓族必須把有限資源分配最佳化,包括時間、金錢,否則成就不了那麼多事。對斜槓者而言,人脈是重要的一環,斜槓者可以不需要一個真正的工作團隊,但需要有人脈的虛擬團隊組織;人情留一線,日後好見面,人脈正是這樣一點一滴經營下來的,你身旁看起來目前毫無助益的人,也許會是將來可以拉你一把的人,所以記得好好對待身邊所有的人,並用正面良善的感恩方式來與所有人互動。
斜槓議題越來越熱門,但他並不是帶來焦慮,而是讓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檢視我們的核心能力或人生興趣,找到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多元人生;銀髮族可以重新組合技能再出發、考證照是為下一條斜槓做準備、工作輪調是為協槓墊基礎、斜槓是更自主多元與豐富,不是一例一休的工時議題(那是零工)。
在AI人工智慧、機器人、5G、IOT物聯網時代來臨,資訊技術進步太快,目前的工作有很大比例在未來都將由電腦取代,你擅長的工作、熟悉的技能接下來會不會消失,其實誰也說不準,面對未來的世界,將自己的知識與興趣經營成可長可久的事業,並且具有機器人所缺乏的創意與巧思、溫度與態度,才能讓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也才可以成為未來的贏家。
留言列表